加速老龄化的中国,未来30年内老年人口或达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
养老产业随之进入快车道,但作为其核心资源的养老从业者却严重短缺,缺乏系统化的培养路径。有专家指出,目前的养老产业是“空心的”。
上述结论出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于7月19日发布的《增长与短缺——2017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状况》研究报告(下称“报告”)。
截至2016年底,中国60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.3亿,报告指出,未来20-30年是老龄化加速期,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%的速度快速增长,预计到2030年,老年人口将达总人口的25%左右。
此外,中国的老龄化还伴随着高龄化(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老年人口的13.9%)、失能化(失能、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8.3%)、空巢化(空巢老人比例达51.3%)的特征,以及计划生育造成的失独群体,在2050年预计将达到7900万。
养老人才缺口或达千万
基数巨大又各有特征的老年群体,意味着需要不同层次的养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照料。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养老从业人员?缺口又有多大?由于养老人才的统计制度尚未建立,目前尚无法得出准确数字。
报告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口径进行了粗略分析。仅就4063万失能老人来说,按照国际标准每3名失能老人配备一名护理员推算,中国至少需要1300多万护理员。
单就专业养老人才配备较为集中的养老机构来看,2015年,在院的63.7万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,至少需要20余万专业护理人员;其他151万名自理老人,至少需要15万专业护理人员。但根据统计,养老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总共不到20万人。
此外,报告指出,养老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,上海等地的养老机构中,专业技术技能人员与在院老人的比例为1:5,而养护比最低的四川则只有1:36;但即使是养护比高的上海等地,其人才增速仍赶不上床位的增速,由于软件跟不上硬件建设,养老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置。
数量之外,各地养老人才的质量也参差不齐。报告执行负责人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副主任成绯绯说,不同地区的养老机构管理者的水平之间存在着“天壤之别”。
养老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建立
2011年,民政部曾印发《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0-2020)》。规划提出,要建立“分层分级养老护理员培养制度”,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护理员达600万人的目标。
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认为,该规划“眼看完不成了”。他说,目前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体系仍未建立,人才的培养体系是“支离破碎”的,仅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零星的创新和进展,“没有培养体系谁干这事”。
目前中国的养老人才培养,主要有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两大体系。报告统计,目前共有15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;据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孙钰林介绍,职业资格认证又分人社部门和民政部门两套体系。截至2016年3月,民政系统累计鉴定合格的人数为2.4万人。
“养老产业是空心的”,高华俊说,护理人员是养老产业的核心,现在的人才短缺问题威胁到了整个养老产业,“政策走得快,设施走得快,人才没有跟上就是浪费。”
如何补缺?高华俊认为,相对于硬件设施,人才的培养周期更长,更需要进行正确规划。报告建议,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,提升现有养老护理员的专业能力,并调整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制度,拓宽职业发展通道,吸引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业。
日本经验或可借鉴。日本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《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》,规定了护理人员作为核心专业人员的地位,并明确了养老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、职业培养等内容。据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院长助理鲍迪娜介绍,日本的养老护理员培训,教学大纲由国家的教学委员会制定,但具体培训由拥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完成,由于竞争充分,出现了一批优质的社会性培训机构,提升了整个养老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。
专业护理人员之外,报告认为还应该发挥家庭成员、社区志愿者等照料资源的潜力,如对职工提供带薪护理补贴等。
此外,从德国的经验来看,配套的护理保险制度、护理分级标准等的建立,也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措施。